When the moment fades, eternity dawns.

当这须臾与你无关时,永恒也就与你有关了

成偏见,抑或为预见?

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:“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。”“前见”是理解者在认识一种事物之前对事物的先行判断或者理解。

有时,前见有助于提前认识事物,成为预见。

有时,前见妨碍全面认清事物,成了偏见。

“山水“

周五浙江宁波十校考了一篇文章,取自《山水》

《山水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景物描写或游记散文。冯至以原始的视角观察自然,将无名的山水升华为一种“理想之境”。他吸取了中国禅宗、道家、以及西方哲学家如里尔克、歌德、斯宾诺莎等的思想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“自然观”和“宇宙观”。在作品中,冯至关注自然山水中的普通人物和动植物,探讨人类与自然、个人与宇宙、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关系。

Thought

“技术是一股隐形的权力”

在现代技术社会中,表面上的自由与舒适常常掩盖了深层次的异化与束缚。马尔库塞在《单向度的人》中指出,技术进步本应为人类带来解放,但却往往将人们从“负面的”情感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解救出来,转而剥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,导致一种“舒适的不自由”。

符号与意义的关联

“意义生成”这个动作,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核心特质之一。我们不只是接受现实,而是不断为现实命名、赋形、解释、重新组织——用神话、制度、科技、艺术、信仰去织构那个我们称为“世界”的东西。这种生成从来都不是中性的,它是用符号进行的。

技术与幸福?

我们处在一个科技极度爆炸的时代,但这并没有带来等比例的心灵进步、思想深化、智慧拓展。我们仍在反复咀嚼那些两千多年前的思想,比如苏格拉底的“认识你自己”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、亚里士多德的“幸福与德性”。我们依然敬仰康德、黑格尔、尼采、海德格尔。为什么?因为在技术飞跃的同时,人的问题、存在的问题、自由的问题、意义的问题,并没有因为技术而迎来根本性突破

决定论、自指

我有个类似自指的一个话题,如果世界上真正这个宇宙中真的有一个造物者,真的有个神,可以是上帝,还可以是什么,就是普世意义上的一个神,那么我们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由这个神他来这个操控和和指引。科学上来讲我们是符合决定论、宿命论,就是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规规定好的,就是因为所有的下一件事情其实都可以用上一件事情来计算出来,如果计算不出来,只是因为我们的算力不够多,那所谓的量子力学,这个量子力学它也是被薛定谔方程确定的,所以怎么个再不确定的东西,它都是被一个东西给确定的,只是说我们以人类的视角来看,我们算不出来这个东西,那么回到这个问题,那有没有一种这个造物者或者一种超自然力量在指引着这一切发生,在指引着这世界上的一切事情,每隔 1 秒下…

Thought

AI目前的影响

其实信息时代$AI$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免除信息茧房,减少算法的影响,不会被广告,不实信息,等诸多因素干扰。

目前的所有搜索习惯,以及聊天,无论是学业上的,英语口语,甚至是生病吃什么药,都完全离不开大模型的帮助。以至于我不需要再使用搜索引擎,直接与AI语音对话,效率是最高的。